浅谈阻燃剂工作原理
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发挥其阻燃作用的,如吸热作用、覆盖作用、抑制链反应、不燃气体的窒息作用等。
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发挥其阻燃作用的,如吸热作用、覆盖作用、抑制链反应、不燃气体的窒息作用等。
1、吸热作用
任何燃烧在较短的时间所放出的热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吸收火源所放出的一部分热量,那么火焰温度就会降低,辐射到燃烧表面和作用于将已经气化的可燃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在高温条件下,阻燃剂发生了强烈的吸热反应,吸收燃烧放出的部分热量,降低可燃物表面的温度,有效地抑制可燃性气体的生成,阻止燃烧的蔓延。
这类阻燃剂充分发挥其结合水蒸汽时大量吸热的特性,提高其自身的阻燃能力。
2、覆盖作用
在可燃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后,阻燃剂在高温下能形成玻璃状或稳定泡沫覆盖层,隔绝氧气,具有隔热、隔氧、阻止可燃气体向外逸出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如有机磷类阻燃剂受热时能产生结构更趋稳定的交联状固体物质或碳化层。
碳化层的形成一方面能阻止聚合物进一步热解,另一方面能阻止其内部的热分解产生物进入气相参与燃烧过程。
实时资讯
在无机阻燃剂的种种分类中,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占据主导位置,无论是从性能上还是应用上都很具有开发价值。在国外这两种阻燃剂已经被投入到很多行业使用,而我国也处在不断研发应用的过程中。 氢氧化镁外观上是一种白色粉末,相对密度大约2.4,粒径1~20μm。氢氧化镁开始脱水温度340℃。氢氧化镁热分解温度比氢氧化铝要高140℃,能够让加入氢氧化镁的物品耐受更高的温度,对加速挤塑,减小模塑时间,增强阻燃效率等上都有很大优势。氢氧化镁粒细,不会对加工设备产生很大的磨损,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其实氢氧化镁比氢氧化铝对比的优势更加明显,所以被推广使用的程度更大。氢氧化镁在使用时还会有显著的抑烟效果。在所有时候都不会释放出有害物质,还可以在燃烧时将酸性物质进行中和。 氢氧化镁阻燃剂作为阻燃剂单独使用时,用量一般在40%~60%,这严重影响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因此必须想办法确保它能够在材料中均匀分散。我们可以找到一种特殊表面改性剂作用于氢氧化镁。主要是让粒子的表面活性提高,改善分散性,提高阻燃效果、提高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提高抗冲击性能与热性能。
为深入贯彻安徽质量大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有关要求,大力推进品牌建设,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了2022年度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培育、评价工作。经企业自愿申请、各市(县)市场监管局推荐、资格审核和专家综合评价,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办公会审定了2022年度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入选名单,现向社会公示。公示期自2022年12月21日-27日。
热烈庆祝中科阻燃荣获2022年度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荣誉称号
热烈庆祝中科阻燃荣获2022年度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荣誉称号